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最長巷之前世今生:信義區信義路五段150巷──地方發展綜整

 

    臺北市信義區信義路五段150巷,由今捷運象山站處為起點,一直延伸進入到象山、拇指山山區,總長約3公里,是臺北市中最長的一條巷子。現在來看150巷的門牌,可以發現在150巷巷道後段的山區建物上的門牌號碼,要比巷道中段平地的巷弄數字要小。比如說位於150巷巷道後段的和興煤礦,其左側是以前的捨石山,現今的門牌號碼是臺北市信義區信義路五段150巷110號,但150巷巷道中段平地密集的新建築門牌號碼卻編在信義路五段150巷300或400弄上。這是因為早期此地人口和住戶較少,預留的門號不足,在街區忽然興起大量新建築時預留的門牌號碼無法應付,只好採用這種方式應付。加上信義路五段150巷並不是一直線通到底,在象山公園和陸軍後勤訓練中心處有兩度曲折,這些都讓信義路五段150巷街區地址和路線更為複雜,街區住戶常說新上任的郵差初來乍到時,找不到家戶的情況很常見,都要在地住戶協助指引才行。

 

    如此特別的景象,其實是經由信義路五段150巷街區和信義區的發展情況堆疊而成的,依時序和現有的資料,整理出信義路五段150巷街區的發展脈絡如下。

 

    日本政府駐臺後的改變

 

    早年本區產業平地以農耕水稻為主,以舊埤溪作為灌溉農田的水源,間有種些花卉。山區則會種茶葉、竹筍、花卉等經濟作物。早年來到此地的家族充分利用了原有的自然環境,以農業為主力進行開墾,但除了前述地方家族外,來到此地的人數並不算多。

    時代推移,在日本政府殖民臺灣後,為街區帶來了兩個改變:

 

(一)軍事設施的進駐:信義區地處邊緣,早年土地廣大,產業大多是農耕,建築物和住戶稀少。相較於當時密集繁榮的城中區,信義區相當適合需要大面積的軍事設施建設。日本政府在150巷街區內外都建設起了軍事設施。

 

(二)街區礦區的經營:信義路五段150巷街區位於信義區東南隅,巷道位置緊鄰山區,加上此地地質屬石底層底部和大寮層頂部,富含煤炭,日本政府進駐時先暫停了全臺民間小規模採礦,後正式規劃礦業開採相關規定,讓礦坑正式有規模地開採。在150巷街區此時在原本以農耕為主的生產外,還在山區多了一項礦業的開採。

   

    信義路五段150巷街區範圍有三個煤礦,分別是位於150巷後段在日明治30年(1897年)設立礦權,民國62年(1973年)收坑的源興煤礦;位於150巷山區在日昭和9年(1934年)設立礦權,民國58年(1969年)收坑的金興煤礦;以及同在150巷山區於日昭和11年(1936年)獨立出礦權,民國54年(1965年)收坑的和興∕新生煤礦。

 

    國民政府來臺後的街區變化

 

    民國34年(1945年)臺灣日治時期結束,民國38年(1949年)中華民國國軍和中華民國政府遷至臺灣。此時對街區產業的影響並不大,農耕基本上沒什麼變化,礦業則是在交接過程中有停採一段時間,後續業主接手後就繼續開採。此時變化最大的,是原本日本政府所設立的軍事設施。這時的信義區依然是城市的邊陲,而日本政府在信義區設了大量的工業和軍事設施,包括松山菸廠、臺北機廠等。剛來到臺灣的中華民國政府與國軍可利用的資源不足,於是充分利用了日軍撤退後所移留下來的軍事設施,或加以改建、或接手使用。

 

民國39年至59年(1950年至1970年)這20年間,信義路五段150巷街區隨著時代開始有外地人口移入,至六三新村落成後移入人數迅速增加。而原屬於本地區的礦業隨著開採完畢陸續停坑,農耕也因土地政策改變,街區開發、建築增加,農田逐漸消失,舊埤溪也在這段時期逐漸喪失灌溉的功能。

 

    信義計畫區設立之影響

 

    信義計畫區設立後發展迅速,成功增進了地方商業繁榮,百貨商場和企業大樓陸續設立在此,人口數也隨著發展激增。民國79年(1990年)時,臺北市進行第四期行政區域調整,將原松山區縱貫鐵路以南的松南地區劃出,並與大安區和平東路3段以北合併成新行政區,因信義計畫區在此新行政區當中,於是以此為名,稱為「信義區」。

 

    信義計畫區的設立發展對150巷街區有相當大的影響,因信義計畫區確定開發,政府開始拆遷補償這一區域的住戶,部分在地家族就此遷離此地,只有部分仍散居在街區附近。三張犁靶場也在此時配合都市開發停用拆除。

   

    市區頂級住宅的興建讓此地變成人們口中的「豪宅區」,本地地價房價水漲船高,直到20多年後的今天,這裡仍是一般人難以負擔的價位。原生地方家族和住戶,都因都市開發的緣故而拆遷離開此地了。

 

    隨著信義區興起,150巷街區原本的農田景象徹底消失,取而代之的是一棟棟的住宅樓房建起。街區原有的兩大產業:礦業在民國62年(1973年)最晚收坑的源興煤礦停採後完全消失;農業則在都市計畫建設、街區人口增加、信義區發展鼎盛的情況下,原有的農耕地變為更具金錢價值的建地,而農業也就這樣退下了歷史的舞台。

   

    民國102年(2013年)11月24日,捷運信義線通車,設立在信義路五段150巷起點位置的捷運象山站也隨之啟用,工程周圍種植了耐蔭性佳的腎蕨、鳳尾蕨、臺灣姑婆芋、筆筒樹及山蘇花等植物,並協助挖掘復育區水池、供水至樹蛙保護區中,致力保護此地原有的生態。並在站內公共藝術設計中結合了象山與臺北樹蛙的圖像,讓更多人能夠認識這塊土地上原有的生態景象。

 

    信義路五段150巷街區的發展情況,或許可以引用我們訪問街區耆老時所談到的一段話:

 

    「這邊以前除了田、礦,完全沒有別的。其他就是種菜,山上以前滿多竹筍、柳丁,現在的北台慈惠堂上面,以前整片後山都是柳丁園,我小時候都去偷拔……現在這裡說難聽點死窟、無尾巷,進來就沒有路了,怎麼會發展。商圈就是北醫,進來幾乎就是回來的,不可能有流動的人潮,所以北醫麥當勞這邊店租貴,六張犁有進有出,只要轉到松仁路進來,就是要回家了,沒有外客。」

 

    有意思的是,早期雖然交通不便,但建築物不多,150巷街區與三張犁地區的區隔只是田間的道路,在地家族甚至在150巷街區外也擁有土地,與所屬三張犁地區沒有什麼間隔,大家同屬一個生活圈,只是這塊地段比較靠近山區而已。

 

    到了現在,雖然交通發達了,但沿著信義路五段150巷所建起的住宅卻將150巷街區封閉起來,現在從捷運象山站2出口走出來,經過象山公園旁的豪宅區,轉入三張犁福佑宮後再往前走,會發現彷彿來到一個幽靜的密境,可以一路通到山上,回頭卻又看到臺北101大樓矗立在眼前,視覺上的衝突感很大。而這也是信義路五段150巷的價值所在,街區的發展其實是信義區地方發展的縮影,在大量的外來人口移入的情況下,居住在此地的原生文化幾被人漠視遺忘,而靠著信義路五段150巷旁的舊埤溪、現存在地家族所建的土地公廟、礦坑的遺構,這些都可以讓我們能窺見街區早期的生活碎片。

 

    「看不見,但不代表不存在」,對「臺北市信義區」,外地人最直接的反應就是說有101大樓、大批百貨商區和豪宅林立,是個「天龍國」。但耀眼的商業精華地段掩蓋了信義區原有的景觀,進而讓原生的人民、產業、在地文史等被現代人忽略,也少有留下的物件和景色能供眾人記憶。透過對信義路五段150巷街區的訪查研究,將還「看得到」的、還存在的信義區舊景讓更多人知道。